联盟
中国高校微信应用教育联盟

(一)总则
“中国高校微信应用教育联盟”是由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对应“腾讯微信”)、北京慕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对应“学堂在线”)共同倡议并联合组建、由相关高校自愿参加的结合微信应用技术开展计算机和软件工程教学的共同体。
联盟的宗旨是面向新经济时期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要求,以微信开放平台和微信应用开发技术为载体,开展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与开发教程、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合作培养培训师资、合作开展研究等工作,建立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校园微信技术生态环境,深化新工科建设的专业内涵和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
(二)工作任务
1. 推动新工科内涵建设和教育改革
结合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科技进步与创新应用发展,以微信开放平台和微信应用开发技术为载体,改造和提升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调复杂软件问题的引出和网络时代新技术的融入,推动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的计算机和软件工程教育联合体。
2. 建设在线课程资源和实践平台
通过企业资助和合作共建的方式,建设一批融入微信应用开发技术的全新在线课程资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构建基于云服务的在线教学实践平台,将课程讲授、协作学习、项目实战、能力训练结合在一起。
3. 开展课程推广应用和师资培训
借助计算机类和软件工程专业教指委的力量,积极推进联盟支持的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探索课程群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组织开展微信开发课程的教学研讨和师资培训,为高校教师提供赴企业实践的机会,帮助教师及时跟进和实际运用业界先进技术。
4. 打造校园微信技术创新生态
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建立大学生微信技术俱乐部,本着“学习先进技术,开拓创新思维,体验企业文化,成就一流人才”的宗旨,在各高校校团委和相关院系的指导下,开展学术讲座、技术沙龙、兴趣小组、大型比赛、参观访问等活动。另外,策划和举办全国性的大学生微信开发创新应用大赛,建设一批支持学生创新训练的实践基地,打造校园微信技术创新生态环境。
(三)组织机构
联盟的议事机构为理事会,首届理事会成员由联盟发起单位选派,后续可经过推举与选举,对理事进行调整或者补充。联盟设理事长 1 人,副理事长若干。
联盟设立秘书处作为联盟的常设办事机构,负责联盟的日常工作,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由理事会指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工作组,负责开展专门领域和专项职能的工作任务。
理事会的职责如下:
制定和修改章程,制定联盟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选举理事长、副理事长;
任命秘书长、副秘书长;
审议和批准联盟工作计划;
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秘书处在理事会领导下行使下列职权:
负责联盟运营,主持日常工作;
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负责与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与联盟成员单位的联络沟通;
完成联盟其他相关工作。
理事会每年召开1次工作会议,每届理事会的任期为3年。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机构可申请成为联盟成员,但应具备如下条件:认可联盟的宗旨与章程,并愿意积极参与微信应用相关的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实践活动。
(四)其他
联盟因终止、解散或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解体时,由理事长提出提案,经联盟理事会 2/3 以上成员表决同意后生效。联盟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具有审计资质的财务审计机构监督下,用于发展与联盟宗旨相关的事业。
本章程的制修订草案由理事长会议提出,经理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
本章程由联盟理事会负责解释。
第一届理事会组成名单
理事长:孙家广(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副理事长:
曾  鸣(腾讯微信)
马殿富(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于世洁(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
理事会成员:
张  慧(清华大学)
吴中海(北京大学)
许端清(浙江大学)
臧斌宇(上海交通大学)
张  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忠杰(哈尔滨工业大学)
骆  斌(南京大学)
左保河(华南理工大学)
秦磊华(华中科技大学)
洪  玫(四川大学)
李  超(学堂在线)
朱利群(腾讯微信)
吴  狄(腾讯微信)
秘书长:刘  强(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副秘书长:
王帅国(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
马峰明(腾讯微信)
宁  纯(腾讯微信)
吕秋亮(学堂在线)

请在下方下载申请表单,
填写后提交至微信教育合作官方邮箱:
wechatedu@tencent.com
关闭
资料下载
W
加入联盟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