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报名
2018年腾讯公司微信事业群
微信小程序“校园实训营”项目申报指南

2018年腾讯公司微信事业群联合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成立了“中国高校微信应用教育联盟”,建立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校园微信技术生态环境是联盟的重要工作内容,腾讯微信拟发布微信小程序“校园实训营”计划,投入资金和配套资源支持校园微信生态的人才培养。有关具体描述和申报指南如下:


一、 面向对象
本次项目以城市和学校为组织单元,由高校的相关学科老师牵头,组建实训营指导教师团队,面向具有一定基础的、对小程序应用开发有兴趣的在校学生群体,开展以应用实战为主要目标的开发实训;
1. 由具有资质和相关经验的高校教师发起组织;
2. 组织项目的老师,应保证身份信息准确有效,需提供学校开具的证明材料。


二、 项目内容
微信小程序“校园实训营”是依据实训营相关实施规则组织的微信小程序开发实训项目,实训执行标准由联盟和腾讯微信输出,包括传播物料、宣传推广、场地预定和流程执行等方面,确保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区间的实训营课程具有相同的高质量学习体验。教材课件、教学方式和配套实验作业在统一面向实战应用开发的框架下,可以由授课老师自行设计。
每个实训营的内容和流程设计、组织工作应符合相关规则。
1、 实训营的命名
以项目负责老师所在学校命名,例如微信小程序“校园实训营”-清华大学站。
2、 内容和时间
由组织者自行设计实训营课程内容及课时,联盟和微信提供课程大纲、PPT课件、网络资源等参考建议;每期实训营时间约2~5天,可分期进行(不多于两期),时间原则上应选择在公共假期。
3、 实训营的学员
实训营的学员是具备一定前端开发基础的在校学生,但不限于组织者所在的学校,鼓励外校学生参与。每期实训营最多不超过100位学员。
4、 实训营的收费
实训营将免费向学生开放申请,由联盟为实训营的全部成本提供资金支持。
参照申报指南,申请者须提供如下文件内容:
1. 申请文档:综合描述实训营项目组织方案,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实训营实施时间、地点、对象、规模、课程内容及课时、团队组成与分工、经费使用规划等,压缩包在10M内;
2. 学校声明:如果实训营实施场景设计学校或相关部门的审批或授权,须提供相应主管部门加盖公章的声明授权文件(PDF扫描版本,无需提供纸质版本)。


三、 违规处理
以下情况将视为违规,项目评审委员会有权取消申请资格和追回资助资金:
1. 项目申请报名信息作弊或造假;
2. 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3. 实训内容涉嫌抄袭行为,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4. 实训内容不健康、淫秽、色情或毁谤第三方;
5.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现或者被举报认定存在的其他违规行为。


四、 支持办法
腾讯微信首期拟投入不超过150万元人民币支持本次项目。在实训营开展期间,保持双向沟通和交流,促进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1. 每期项目按照学员招募数量,由联盟为实训营提供资金补助,补助标准原则上不超过1000元/学员,该费用可用于包括发起老师和团队的酬金、现场执行、学员补助和传播费用等;
2. 获批后首付资金60%,剩余40%根据验收结果发放,验收须提供学员实验习题成果及相应的实训营实施现场记录素材。
3. 项目评审由联盟组织统一开展,评审委员会可能会采用电话沟通等方式了解进一步信息,项目提交后的15个工作日内反馈申请结果。
4. 针对已经完成实训营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项目,每季度评选最佳小程序实训营老师奖 ,另行奖励3万元人民币。
5. 支持资金的拨付和管理由联盟统一执行。


五、 申报办法
1、 申报者根据指南提交《申请文档》和《学校申明》(如果涉及);压缩打包后邮件发送至:yichuanli@tencent.com;邮件命名规则:校园实训营-拟举办日期-学校名称-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若有任何疑问,请致电:020-81167888ext.62962。
2、 项目预审批通过后,项目申报人须提供加盖院系公章的身份证明文件PDF格式电子文档(无需提供纸质文档);
3、 项目审批通过后,联盟将下发举办“校园实训营”的正式许可授权,该项目将作为联盟的官方项目对外传播,同时面向符合资格的高校学生开放报名;项目执行过程中,将接受联盟的统一标准监督;
4、 具体细节以官网公布为准,http://edu.weixin.qq.com 。